close

館藏:臺灣故宮博物院
系絹本,淺設色畫。
作原尺寸:縱175.0公分,橫97.0公分。
圖中雖未題作者姓名,從筆墨觀察,應是清代畫院中唐岱、丁觀鵬等人合作的作品。
描畫十二個月中民家之生活情景,並不完全依據故事。《十二月令圖軸》利用具有透視觀念的複雜建築,將畫面空間分割出好幾個不同的區域,再分別將當月可以進行的數項代表活動填入其中。這種分塊處理活動的方式,整體看來並無特別明確的主題,但無論視線到哪個角落,卻都有引人玩味的精緻設計。

1月  
農曆一月也叫正月,吳自牧在《夢梁錄·正月》中說,“正月朔日,謂之元旦,俗呼為新年。”唐人蘇味道在《正月十五夜》詩中描述:“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。”正月又稱端月,那是秦朝為避始皇之忌諱,正與嬴政的“政”諧音,故而把正月改為端月。《後漢書·馮衍傳》中說:“開歲發春兮,百卉含英。”這裏的 “開歲”也是指農曆一月。 這幅畫表現的是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夜景。圖中到處張燈結綵,人們賞燈飲酒,燃放焰火。兒童在燈架下嬉戲。整幅畫將節日的喜慶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。

2月  
“春色滿園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牆來。”宋人葉紹翁的詩句中的紅杏,花開二月故稱杏月。又因二月為春季之中,所以又叫仲春。《爾雅·釋天》說:“二月為如。”又據郝懿行義疏雲:如者,隨從之義,萬物相隨而出,如如然也。陰曆二月因而又稱如月。 
農曆二月,萬物復蘇,天氣又寒變暖。圖中杏花綻放,人們紛紛走出戶外,踏春,嬉戲,男人們則攜帶著獵具,狩獵,觀景。此情此景使人不由想起宋代僧人志南的一句詩:“沾衣不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。”

3月  
農曆三月,也稱陽春三月,天氣漸暖,百木轉榮。畫家以“上已(即農曆三月初三)踏青”的民俗為主題,描繪了在陽光下,文人墨客在小河邊“流觴”飲酒,豪放不羈的場面。 
“曲水流觴”又名“九曲流觴”,是古時上已節(魏晉時期以三月三代替)所玩的一種遊戲。觴,是古代一種盛酒器,通常為木制或陶制,木制的可浮于水。而陶制的杯,兩側有耳,也稱“羽觴”,但由於其重於木杯,玩時須放在荷葉上,才能浮水而行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,人們坐在“曲水流觴”的石刻旁,利用水流上下游間的落差,在上游放置酒杯,任其順流而下,杯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,誰即取來飲之,彼此相與為樂,舉觴相慶。

4月  
農曆四月,正值梅子黃熟,陰雨連綿。柳宗元詩“梅雨”雲:“梅實迎時雨,蒼茫值晚春。” 故四月也叫梅月。《爾雅·釋天》說:“四月為餘。”郝懿行義疏雲:“四月萬物皆生枝葉,故曰餘。余,舒也。” 故四月又稱餘月。畫中描繪了樹木漸茂,百花竟放; 人們在連綿的陰雨中執傘頂笠,賞花,消遣的景象。正像李商隱詩中描繪的那樣:“ 一春夢雨常飄瓦,盡日靈風不滿旗。”

5月  
農曆五月,別稱仲夏。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紮懸於門首,用以驅邪,因稱五月為蒲月。《爾雅·釋天》說:“五月為皋。”郝懿行義疏解釋為,“皋者,同高也。高者上也,五月陰生,欲自不而上,又物皆結實。”故五月又稱為皋月。此時禾苗正在田中生長,離收割也還早著。農村中在極忙之後有了一段閑隙。更加上民族詩人屈原,在本月五日因國事焦憂而自沉汨羅江,幾千年來打不開人們悼念的懷抱。兩種原因湊合在一塊,所以有龍舟競渡的民間活動。在畫家的筆下,萬棹齊飛,喧顛旗鼓,緊張而熱烈的競爭,引得兩岸民家,憑欄觀賞,在炎暑的季節,呼喚起一片熱潮。園中的葵花,榴花,和點岸的蒼蒲,也不甘寂莫而爭奇鬥勝。

6月  
農曆六月,暑氣逼人。《易·系辭上》說,“日月運行,一寒一暑。”故六月又暑月。還把六月稱為季夏、焦月、溽暑等。唐代王昌齡的《採蓮曲》雲:“荷葉羅裙一色裁,芙蓉向臉兩邊開。” 這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蓬,在暑月為人們帶來陣陣涼意,故又把六月稱為荷月。畫中一片荷塘,垂柳濃蔭,畫家用青藍的調子層層疊疊的塗染,襯出萬頃清涼。仕女們有的在高樓消暑;有的在池塘採蓮;有的憑欄垂釣;有的放艇清遊,使人感覺進入水上風來,暗香浮動的優雅生活。

7月  

農曆七月,秋季的頭一個月,故謂之新秋。秋季乃收穫之季,民諺有雲:“米穀豆子,秋收冬藏”之說。所以又有瓜月,蘭秋,秋月之稱。七月初七,俗稱七巧節,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期,所以古時閨中婦女會焚香設案,對月乞巧,祈求幸福的降臨。而男人們或悠閒散步,或吹彈作樂。畫家用畫筆把這美妙的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。

 8月  

秋季的八月居中,謂之仲秋。天藍月明,氣溫初涼。《爾雅·釋天》中雲:“八月為壯。”郝懿行義疏解釋說,“壯者,大也。八月陰大盛,《易》之大壯,言陽大盛也。”故稱八月為壯月。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雲外飄。”民間又把八月稱為桂月。畫中描繪了中秋節的夜景,人們特立離台,張設盛宴,觀賞著月色。閨中女樂,吹奏著琴笙,一派融融景象。

 9月  

農曆九月的別稱除了霜月外,還有季秋、菊月、朽月等。李商隱的詩:“青女素娥俱耐冷,月中霜裏鬥嬋娟。” 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綽約仙姿描寫得美妙絕倫,其攝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經得起嚴寒考驗的特性。九月正是菊花盛開的時節,而種菊也各有特殊的技巧。因此人們把自己的菊花,聚集到一處觀摩欣賞,逐成菊花會。圖中所描繪的正是菊花會的情景。

 10月  

農曆十月的別稱有:初冬、開冬、露月、良月等。《爾雅·釋天》中說:“十月為陽。”郭璞的注解為:“純陰用事,嫌于無陽,故以名玄。”《後漢書·馬融傳》說:“至於陽月,陰慝害作,百草畢落。”舊時娶親嫁女等操辦喜事便選在入冬。因鄉間開冬之後,收成已畢,正值農閒,初冬嚴霜把人們從戶外驅入了室內。古器名畫,巷軸□鼎,成為室內的雅玩。另外的一間屋子□,卻畫著一個老畫師替人寫照;婦女們都在內院,她們鳴彈樂器,縫織衣物,對坐下棋,也生活得非常寧恣。

11月  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仲冬之月,命之曰暢月。”鄭玄的注解為“暢,猶充也。”因此農曆十一月的別稱為暢月。孔穎達還注解為:“言名此月為充實之月,當使萬物充實不發動也。”而孫希旦的集解是,“暢,達也。時當閉藏而暢達之,故命之曰暢月,言其逆天時也。”冬季之中,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,此外還有幸月、葭月、龍潛月之說,無可考。

12月  
農曆十二月為冰天雪地的代名詞,故又稱之為冰月、嚴月。古人把陰曆十二月作為臘祭的日子,以狩獵禽獸祭先祖。據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十二月八日為臘日。”到了秦朝時將十二月定為臘月,以後沿襲之。宋王安石的詠梅詩寫到:“牆角數枝梅,淩寒獨自開。遙知不是雪,為有暗香來。” 畫中人們有的閑立,有的取暖,兒童們有的滑冰,有的堆雪獅,有的放炮竹,玩得興高采烈,一年的結束,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開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ffie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