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是痛風王國,近20年來,痛風發作的族群已年輕化,可能是台灣人好吃豬肉及偏愛吃火鍋和甜飲,加上家族遺傳有關。

治療重在控制高尿酸血症

由於9成以上痛風患者都是男性,且愈來愈年輕化(20-30歲),這些族群大多是「好食主義」者,且醫囑順從性甚差,對痛風治療不甚瞭解,常常急性疼痛發作才來就醫求救,對自己的尿酸值控制也一無所知,故增加痛風控制的困難度。

痛風的治療不是在治療「痛」,而是控制高尿酸血症。根據臨床統計,痛風患者急性發作時,有75%的病人是尿酸偏高(尿酸值男性<7.0,女性<6.0正常)。臨床醫師正確痛風的診斷很重要,一般急性痛風大多有紅、腫、熱、痛四大症狀,加上發作的關節在典型的第一大腳拇指、足根或膝關節。

急性痛風的處置,最有效的藥物仍是NSAID(非類固醇抗發炎藥)等止痛劑,必要時再加上3天的類固醇就非常有效。一旦2-3天內止痛了,就不要再吃NSAID,以免造成腎臟負擔。

吃藥止痛小心造成腎負擔

秋水仙素是一個老藥,30年前常常用於急性期止痛,但後來發現大劑量秋水仙素亦有腸胃不適及腹瀉的副作用,加上止痛效果沒有NSAID好,故近年來很少在急性痛風使用秋水仙素。

患者急性痛風門診時醫師會開單抽血檢驗尿酸值。若尿酸值上升(一般以>8.0為準)加上有症狀的痛風發作,必須長期每日1次服用降尿酸藥物(如Benzbromarone增加尿酸在腎臟的排泄),同時搭配每日1顆低劑量秋水仙素服用,作用機轉是抑制白血球攻擊關節液中的尿酸結晶,減少痛風發炎反應。

有一種老藥Allopurinol作用機轉是抑制尿酸產生,因為在亞洲人會有罕見的皮膚嚴重過敏「Steven-Johnson症候群(史蒂芬強生症候群)」,故近年來臨床上很少使用。

至於沒有症狀(即從來無急性痛風發作)的高尿酸血症者(如很多女性),先飲食控制即可,不急著服用降尿酸藥物。

一旦服用降尿酸藥物,必須每3個月定期抽血檢驗尿酸值且服藥控制最好控制尿酸值在4以下至少2年,爾後發作的機會大為降低,服藥的期間從3個月到1年不等;降尿酸藥很少對腎臟有慢性傷害,也很少有副作用,可安心服用。

 

健康小叮嚀

◎痛風者飲食五大禁忌:

絕對不吃動物性蛋白(如魯肉飯、火鍋高湯、肉湯、雞精)。

絕不吃動物內臟類及高油高熱量速食。

絕不吃高普林海鮮(如小魚乾、白帶魚、白鯧魚、文蛤、蛤蠣、牡蠣等)。

絕不喝酒精類(如啤酒)。

絕不喝含糖飲料。

 

◎痛風者飲食六大建議:

多吃五穀雜糧類:如糙米、黑糯米、小麥、蕎麥、薏仁、甘藷。

蛋奶類可吃:雞蛋、鴨蛋、皮蛋皆可吃,但優酪乳、養樂多應避免。

植物性蛋白仍可吃:除了黃豆外,其他如豆腐、紅豆、綠豆、黑豆仍可食用。

可吃的動物性蛋白及海鮮:如海參、海蜇皮、秋刀魚、雞胸肉。

多吃蔬菜水果類:除了豆芽、香菇、豆苗、紫菜外,其他蔬果皆可,多多益善。

每天至少喝2000-3000cc白開水。

 

 

 

(作者為新竹縣彭聖勇小兒科內科專科診所院長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ffie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