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常聽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的壞習慣怎麼改都改不掉,讓他們束手無策,頭痛不已。最近的研究發現,孩子改不掉壞習慣,其實是我們大人改的方式不對。
行為是大腦意念所激發神經迴路的產物,要改變一個行為,必須正本清源,從神經迴路的連接改起,才會有效。
比如說,B是目標行為,孩子有許多方式去達到B。假如他選擇的從A到B這條路是我們所不允許的,只是禁止他,但是沒有指出另一條可以走的路,那麼當他心中想要B的欲望很強烈時,他會瞞著父母去走,畢竟人的大腦演化出來是以達到目的為最高功能指標。
如果我們指出另一條可以走的路C,而且鼓勵他去走,久而久之,C到B的路就愈走愈大條,「桃李無言,下自成蹊」。
而A到B的路因為久不走,雜草叢生不好走,再久一點,這條路就被湮沒回歸大自然了。
因此,要改變孩子的壞行為,不是只是禁止他、懲罰他,而是要替他找出一條可行的替代之路。
跟孩子講道理絕對比打罵花時間,但是這是唯一有效的路。行為是觀念的產物,不從觀念著手,孩子會陽奉陰違,沒有實效。
最近從腦造影實驗中看到「沙盤演練」為什麼有效。當我們假設某一件事的發生時,大腦會活化解決該事件的神經迴路,留下痕跡。
當該事件真的發生時,在緊急狀態之下,這條曾經走過的路會活化的比別人快,可以立刻做出應變行為。
所以「沙盤演練」就是將神經迴路先連過一次,在緊急來不及思考時,能做出恰當的應變措拖。
許多音樂家在旅行演奏時,常在飛機上將要表演的樂章在大腦中彈奏一遍,他活化的就是等一下表演時所需要用到的神經迴路。
在沒有儀器可以看到大腦內部工作情形之前,這是音樂家師徒相傳的秘訣,現在我們了解它有效的原因了。
這也是為什麼青春一定要留白,我們一定要給大腦時間去思考、去冥想,去尋求最好的解決方法,它同時也是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」的神經機制,先想過了,一旦事情發展的與預想的不合時,大腦會立刻發出警訊。
人腦有很大的可塑性,從大腦中我們看到「心悅誠服」是個最有效的行為改變方法。
父母在關掉某一條路之前,請給孩子指出另一條可行之路,這樣親子關係會和諧,情緒影響健康,大家的身體都會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ffie01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